鯨魚洞
鯨魚洞位在西嶼鄉小門嶼西北海岸,是澎湖常見的柱狀玄武岩地形。高約7.8公尺的柱狀玄武岩在海崖上,因海蝕作用形成一個巨型大洞,當地稱為「籠」,就像擱淺海灘的鯨魚,在洞中,可以聽海濤怒吼。
鯨魚洞位在西嶼鄉小門嶼西北海岸,是澎湖常見的柱狀玄武岩地形。高約7.8公尺的柱狀玄武岩在海崖上,因海蝕作用形成一個巨型大洞,當地稱為「籠」,就像擱淺海灘的鯨魚,在洞中,可以聽海濤怒吼。
澎湖跨海大橋到西嶼的第一個村是合界村,而合界村的重要地標就是很美麗的后螺海灘,后螺海灘除了有寬敞沙灘之外,也有廣闊的潮間帶,這裡的潮間帶生態非常豐富,很適合遊客到這裡遊玩,另外這裡也是張雨生拍攝MV的地點之一。
三石壁在大?葉石柱後方,柱狀玄武岩前水池增添景緻的美感,是較少為人所知的自然玄武岩景觀。
海底下溶漿因為地形上升而急速冷卻收縮,形成五、六角形的特殊岩體,在海風侵蝕下,呈現現在的壯觀面貌。和澎湖其它地區的玄武岩不同,因為土質與出土時間較晚的關係,大?葉的玄武岩色澤偏黃。
清領時期所建造之砲台,因砲台石壁鑿有五孔四角形窗,以遠眺內港、外海敵情,而稱為五孔頂砲台。步道位於西嶼鄉赤馬村緝馬灣東港的高地上,碎石鋪成階梯緩步向上,約10-15分鐘便能抵達涼亭和眺望台,親民而宜人,除了是觀賞日出的絕美地點之外,黃昏時可看見船隻魚貫駛入馬公港,夜晚則可見點點漁火之夜景或賞滿天星斗,是西嶼兼具歷史與自然美景的特色步道。
牛心山位在西嶼鄉內垵村,孤獨的立在海灣旁,是眺望四周景觀,漁港、內海、大倉嶼的最佳地點,其獨特的造型吸引許多遊客。
位在西嶼鄉內的外垵漁港,為一座小漁港,是澎湖縣漁業最為興盛的地方,故多漁民聚集在此建設房產,從高處由三仙塔眺望漁港會呈現出小希臘和地中海般的異國風情,網美們免出國到澎湖就能拍出希臘感!
外垵村高地前往漁翁島燈塔的一座草原。「垵」原意是船在海灣拋錠的地方(在外海叫下錨),垵就是海?低窪處,外垵這地方,清代稱「外塹」,也就是現在澎湖縣西嶼鄉外垵村。
位於西嶼鄉的「內垵沙灘」相較於澎湖其他沙灘不那麼知名,從傍山而建的木棧道可以通往猶如世外桃源的細軟白沙灘,清澈的海水無一絲污染,一望無際聽著浪濤聲,心情平靜,忘卻煩憂。
位於澎湖西嶼的赤馬村,這是一個很有古味的樸實小漁村。赤馬保存著許多舊建築,傳統的閩式老厝坐落在漁村靠海的小坡上,居高臨下,面朝大海,西嶼的海岸朝西,傍晚時分,老厝與落日便會相望,在灰牆白牆上鍍上一層淡淡的粉金。